【食農城市系列】智庫沙龍
【第一場】 營造食農城市的願景策略
時間:105/5/20(五) 19:00-21:00 (2小時)
主講人:劉柏宏 講師(台北市2050願景計劃綠色基盤子項負責人)
內容:
「台北2050願景計畫」團隊,自2016年起,開始透過論壇、工作坊、參與式展覽等方式,匯集專家與市民在各類都市發展計畫上的意見聲音。有鑑於發展田園、生態城市,是這個計劃的願景之一,我們邀請了計畫中負責「綠色基盤」(註:多功能的綠色空間網絡)項目的劉伯宏老師,來分享「營造食農城市的願景策略」。
從田園城市到食農城市─願景如何打造?
我們應提供資源、支持,讓城市中的家戶能有小規模的耕作生產。這讓田園景觀不再只是靜態的置入營造,而是經由「人地互動」所生的綠色空間;同時,此舉也能捲動城市裡的每個人成為願景策略的核心。若是搭配產銷履歷QRcord,甚至能拉近市民彼此的距離。
一個「願景」可從個人、社區、都會區、城鄉連結、職業、性別等區位分別切入出發。要構成一個願景,須先檢視每個人在不同區位、不同身分的經驗以及可以做的事,例如醫院就能做園藝治療。可以透過開放的、多元的討論來蒐集經驗,再轉化成實際的策略於城市中執行,最後再針對瓶頸、困難點、經驗來檢視、調整。
大台北地區到今年為止,約有130個社區型園圃,透過工作坊,大家一起耕種、將收成的食材送到社區關懷點、照護機構、農夫市集;縱然不參與耕種,也可以到這些綠地休憩。對居住密集的都市來說,屋頂是一個可利用的開闊空間,我們能透過屋頂園圃形成綠色辦公室,也能在綠建築的設計中加入農的元素。重點不在作物的收成,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例如有些醫院以園藝治療、以「人」的互動來軟化醫院的剛性空間、拉近醫病關係。同理,不同社大可以找尋適合自推動的方向,例如大安區是典型的都市環境,就能選擇多談蜜源植物、可食地景的營造。
願景計畫團隊正在嘗試由民間團體彙整意見、倡議的方式,促進永續城市相關議題在都市政策的落實。要形成有效的群眾參與,方法就很重要。104年教育局給食農教育預算達2500萬,然而多數學校都將經費花在資產採購上,雖然這是必要的,卻不是主軸,所以類似這樣的預算消耗是很可惜的。
之前在都市農耕網上的票選,讓我們了解到,民眾在實踐都市農耕時,首先會聯想到「水源」、「濕地種植」,以及「安全的材料從哪裡來?」三個問題。而個人為何難以實踐都市農耕?則是因為「可投入時間少」、「可使用空間少」,以及「對相關技術不熟悉」。調查出這些限制以後,我們也希望能藉工作坊來協助民眾改善問題。
國內外推行「食物正義」之相關案例
在台灣,關於食物議題的行動很多元,例子如下:
- 讓小學生認識傳統市場。
- 主婦聯盟提出「綠食圈」,將符合綠色精神的餐廳、工作坊、NGO,盤點在地圖上,方便查閱。
- 小農的產銷平台。發行飢餓地圖,將供應小農食材、友善食材的店家畫在地圖上。
- 透過合作消費的方式,跟食品加工業者、生產者共同推出綠色友善的商品。
- 將上游的農業與下游的居民串連起來。
- 將觀光產業和在地食物整合在一起。
- 因應食安危機,做各種資訊揭露。有資訊背景的人或許能從此施力。
- 發起石頭湯計畫,收集剩食、共同料理,並發送給有需要的人。
國外例子如下:
- 阿姆斯特丹的傳統街區、舊市場,時常舉辦體驗活動,向新興居民推動荷蘭的傳統文化。有些台灣的大型果菜批發市場,也在做這樣的嘗試:在地的文史工作者發起果菜、魚貨批發市場的導覽。
- 由於食物運輸的過程中會產生碳排放,在阿姆斯特丹,他們希望從港口到家戶的運送路程,能藉由綠能源腳踏車運送以減少碳排放。
結論─食農願景三層面
一、從個人出發,個人的飲食自主權如何落實?
(一)可以推行生活圈耕種,在陽台上種、參與社區園圃、參與社區共餐的機制。(二)以合作社模式,或是擴大社區支持型農業,甚至與主流產銷體制(一般超市、傳統市場)結合,降低環境友善產銷的進入門檻。
二、以社區為單位,從生活所在地來思考。
都市化讓建地、商業用地變多,農地減少,甚至會因應國際貿易調整山區與平地的土地,提出容許密集建築物的政策。然而,這樣的土地劃分邏輯,忽略了在地環境的限制,土地利用應先考量在地性,再藉分區使用做整合、扣連,例如:
1. 廟的廣場能做一些傳統文化的體驗。
2. 社區空地能轉為農用,形成認養型農耕。
3. 店家的戶外空間可以變成農業食物相關議題的舉辦的場地。
4. 路樹變果樹。
5. 學校屋頂或開放空間,能做個組裝或想像。
把整個區域視作一個生活圈,每一種空間使用其實都有所關聯,例如路樹的枯枝落葉能用於社區農耕的堆肥,作物能在社區供餐,供餐的廚餘又能回歸到這個系統。又如永和居住密集高,可以利用河濱、社區綠地,或成立產銷平台,創造綠色生活。挪威的海港城市有把食物與農業放入城市規劃裡,讓開放空間變成農耕地,也與港口的倉儲業合作舉辦認識食材的活動。
三、從公共機制來思考,城鄉共好。
「食農台北」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協助想要發展食農運動的人向前行。由民間單位在各自的位置努力,開始匯集力量,讓友善城市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來。食物是面向十分多元的議題,需先藉討論會、專家諮詢,來凝聚對政策架構的共識,再來執行,最後檢視,然後又形成一個新的共識。這是不斷循環著的機制,把時間放進去,讓行政機關或審議機制是有週期性的,再執行委託。負責每個環節的,可以是公部門或私部門,這部分又能夠延伸出健全社會分工體系的建立。食物系統利害關係人的分析,也是一個思考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