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座城市必然與一段河流發展相互依存著。河流為大地之母,淡水河與台北城,這三百多年來的開墾與發展,不僅孕育良田亦造就人文薈萃的首善之都,藉由台灣文史研究者-莊永明,與淡水河畔知名茶莊「河乃莊」第三代文史紀錄推動者黃適上兩位老師的引言,帶領與會者回溯到50年代的淡水河週邊,穿梭時光任意門,一同進入淡水河的前世今生。
淡水河為台灣第三大河川系統,綿長158.7公里,流域面積2726平方公里,發源於標高2529公尺的品田山,為台北市的母親之河。台灣的河川治理於日據時期為一重要分界點,從那時起,淡水河周遭的矮堤防全增高了3倍,增高前每年淹水次數頻繁,而後淹水次數減少了。黃適上說:早期常民以淡水河河運為運送貨物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後的末落,可能與1958中興橋的興建有關,而現今的淡水河河岸也僅為以前的四分之一。西元1920年,台北州改為台北市,剛開始的市政府位於華山,到1932年,當時的日本政府曾有一大台北治理計畫,計畫書中認為大台北地區的人口數需低於60萬以下,生活品質才會高,計畫內容包含綠地、建樓比例及設置皆有規劃。
古地名艋舺的萬華,在早期為許多聲色場所的所在地,許多人的記憶仍認為,其有3大問題,小偷多、娼妓多、遊民多,「河乃莊」為河畔的莊園,台北市桂林路底接環河南路一帶,艋舺三青宮四使爺廟現址與旁邊公園,全屬河乃莊舊址範圍,於民國42年出版的「北市要覽」中,與總統府等名列重要地標。那裡曾有台灣歌謠豐富呼應大河之風的傳唱,包含紀露霞、洪一峰、文夏、陳芬蘭…等,絕對是研究台灣流行歌謠很重要的一塊!隨著電視普及,河岸茶莊逐漸沒落,河乃莊也於民國83年配合台北市府規劃公園,徵地拆遷,當年的盛況與回憶相信仍長存50年代民眾心中。
淡水河帶動了周遭產業的發展,為孕育台北城幾百萬居民的搖籃,經由整治與規劃,淡水河的未來越來越好,相信是指日可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