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促會長期關注與提倡河川治理民眾參與議題,定期舉辦流域智庫沙龍,邀請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進行河川治理議題之共學。本次沙龍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沈淑敏副教授及游牧笛博士生進行分享,沙龍上半場由沈副教授分享如何運用歷史圖資得知臺灣河流地形的「近自然」狀態,下半場則以濁水溪揚塵為例進行討論。
沈淑敏副教授先以美國與緬甸的河流進行開場,說明在沒有過多人類活動的情形下,河流所呈現應有的自然樣貌,並點出當代台灣人所見之河流,大多已是經過人為整治後的型態。沈副教授也提出,面對台灣地狹人稠的環境,歷任政府為了創造額外的土地使用空間,多會透過築堤、截彎取直等方式,讓河流不再任意改道,卻也因此改變了過去河流呈現「近自然」狀態的樣貌。
台灣當前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增加、強度變大,若能掌握河流行水區的範圍,避免在舊河道行水區進行高強度、大規模的土地使用,以降低對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危害風險,或可作為未來推行「減災」政策的第一步。國際上,「河流領域」概念也相當受到重視。以美國為例,進行開發時會盡可能避開洪水氾濫區,倘若民眾仍有開發的需求則需要投保「水災保險」,保險公司將針對不同洪水頻率所劃設的淹水範圍,收取有差別的保險費。
沈副教授與她的研究團隊花費十年時間,致力於利用歷史圖資(台灣堡圖(1898-1904)、台灣地形圖(1921-1928)及各版經建版地形圖)重建「近自然」狀態的河流地形,並劃設「河道歷史變遷區(HMZ)」,目前已完成全台主要河流歷史變遷區的繪製。
依目前繪製的成果比對近年重大天然災害所造成的河流溢流範圍,可發現氾濫範圍皆為早期之流路,並未超出20世紀前半葉歷史圖資所示之河道流路範圍。沈副教授表示,儘管這樣的結果或許是巧合,且還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但不可否認的是繪製「河道歷史變遷區」對於台灣在未來防災的準備方面是相當重要的。
沈淑敏副教授及游牧笛博士生在講座中,利用五個案例和與會者分享近年研究的實際成果:
●案例一:以「楠梓仙溪」為例,說明在莫拉克風災時,小林村以下河段,規模達200年洪水重現期之溢淹範圍,並未超出早期之流路範圍。
●案例二:以「烏溪沖積扇」為例,說明透過「台灣堡圖」與「台灣地形圖」的數化成果,可發現20世紀初,烏溪於沖積扇上有左、中、右三條主要辮狀流路。1931年築堤後,則將烏溪主流重新導回地勢較高的左路。
●案例三:以「後龍溪中游沖積平原」為例,說明後龍溪尚未束縮前,有著大範圍的網流樣貌,但在1920年代河道束縮後,除了網流範圍縮小外,也在河道右岸出現顯著的河蝕崖。比對現今的土地利用,卻可發現在過去的河道範圍,有著高強度的「中興工業區」,鄰近地區也有「衛福部苗栗醫院」、「苗栗體育館」等設施。
●案例四:以「荷苞嶼湖(潟湖遺跡)與天保厝(舊流路)」為例,說明鄉村可能因經濟誘因不足而未大規模開發,因此保有許多河流作用形成之微地形紋理。比對歷史圖資後,可發現部分水稻田旁的小崖即為過去的潟湖邊界,過去的舊河道,許多也轉變為魚塭與排水渠道等。
●案例五:以「濁水溪沖積扇與沙丘地形」為例,說明河道變遷對於平原地區的影響大,並會影響沙丘與海岸的變遷。透過「台灣堡圖(1898-1904)」的等高線進行數化,可發現當時沙丘分布的位置,並以「芳苑」、「草湖」與「麥寮」等地最為密集。但1962-1979年以後,由於「西螺溪整治」與「沙丘轉為農地」,使「麥寮」與「草湖」等地的沙丘規模逐漸縮小。
上半場沙龍的最後,沈副教授表示自1898-1904年起,台灣即擁有以現代化方法測量之地形圖,可做為百年尺度地形變遷觀測的依據。因此,她呼籲在場的與會者們,能將她與研究團隊所做的成果帶回各地的社區大學,並透過傳授運用歷史圖資的技術與能力,讓各社大老師們也能針對社區附近的小河段進行比對與實察,學界與民間能共同來繪製更加完整的「全台河道歷史變遷區」,並能藉此讓更多的民眾認識河道的變遷歷程及其產生的影響。
下半場沙龍針對濁水溪揚塵議題進行討論,先由第四河川局李友平局長分享,說明濁水溪揚塵問題是受到一連串因素影響而導致,過去濁水溪尚未束堤前,由中上游搬運下來的大量砂源,大多會堆積在河道兩旁彰化、雲林地區。但束堤後河流行水區受到限縮,使現今之砂石主要堆積在河道內,而形成「河中沙洲」,在冬季多日不雨的情況下,沙洲表層乾燥的細沙便會隨東北季風吹運,因而形成了濁水溪一帶的「揚塵」。
李局長也提到除了「河川」是動態的過程,「沙」本身也是動態的。受到束堤的影響,以及近二十年來包括921大地震、辛樂克、桃芝和莫拉克在內的幾次重大天災影響,現今濁水溪河床的沙比過去多出許多,經計算目前濁水溪從上游至下游河床有著3億立方公尺的沙,目前濁水溪主要的揚塵來源是在西螺大橋至出海口的這25公里之間。李局長提到曾有當地民眾無奈地向他反應判斷「揚塵」問題嚴重與否,不需儀器監測,只要在桌上輕輕一撥便可知道,居民們也常自嘲他們平常都是「吃飯配沙」,由此可看出居民對於揚塵問題的感受相當深刻。
目前濁水溪口的沙洲受到六輕工業區對沿岸流阻礙的影響,沙無法順利被帶往外海,因此大量地在河口堆積。李局長提到,過去曾有人提出透過「抽沙」的方式將河道內的沙排至出海口,但抽沙需要大量用水,濁水溪無法負擔如此龐大的用水量,況且抽沙至外海後,也可能對沿岸漁民的生計造成衝擊,因此該作法並不可行。然而,第四河川局為了改善揚塵對於當地民眾的影響,仍有進行許多的防治措施。例如植草固沙,在沙洲與沙丘上種植馬鞍藤等植物,另一作法為保持河道中有水,維持河道濕潤便可減少東北季風吹拂時的揚塵。河川局也與下游西瓜農溝通,希望農友可以將整地時程提前至雨季,藉此錯開揚塵嚴重月份,目前也有許多農友願意配合,協助減少揚塵來源。
接續由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黃莉婷執行長針對濁水溪沿線的「民眾參與」進行分享,她提到過去民間與公部門對於「揚塵」問題多是對立的,但近年河川局在濁水溪整治方面成效不錯,許多民眾也給予正面肯定。黃執行長也說到為了讓在地民眾能認識濁水溪揚塵議題,社大致力於從歷史與文化面切入,並搭配走溪行程,讓民眾能正確瞭解濁水溪揚塵的原因。針對濁水溪揚塵的防治,黃執行長也提出可以仿效日治時期,當時居民為了防風沙,多會在田間種植樹林,像這樣改變耕種方式,或許也可作為改善揚塵問題的做法之一。
沙龍的尾聲,由沈副教授、黃執行長與李局長分別作總結。沈副教授認為飛沙整治從日治時期即開始,但過去因為人口增長快速,台灣許多的邊際土地被開發,現今也可發現自然災害主要發生的區域,大多就在這些邊際土地上。因此,未來政府應該要在國土規劃時,讓民眾能了解原先自然環境的緩衝帶,與一般地區相比有著較高的災害潛勢風險。黃執行長則提到她希望透過「公民教育」與「流域共學」等方式,讓民眾可以了解「環境變遷」的脈絡,一同找出人與土地共處的模式。李局長則表示人與環境的相處模式都是「動態」的,不管在哪個時代,人們都會盡力找出與環境好好共存的方式,希望大家能共同為我們的環境努力。
-------
註:本文所述之「近自然狀態」係指沒有過於明顯的人為干預。因20世紀初期才開始有較為精確的地圖,但當時台灣的淺山地區早已進行開發,故難以確知該地真正的「自然」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