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圃生活國際版】做多少才夠「綠」?—2019更新版「城市生物多樣性指數」-理解社區園圃在都市生物多樣性政策脈絡的角色
文:程玉然
「只有一小塊地方的投入,真的有助於綠化嗎?對生態能有什麼作用?」
進行都市種植及其他關注都市生態的行動時,以上都是常遇到的疑問。我們努力耕耘,為環境「出一分力」,這些行動對環境的帶來的效益又有多少呢?它在都市裡帶來的綠化效果又有多少?都農與其他生態保育工作之間有什麼互動?我們應如何綜合各個面向,整理出城市獨特的「永續城市發展治理」?
「無法量化,等於無法管理」這管理的原則也適用於營造都市生物多樣性
經歷多年的討論與研究,有關城市中的生態、生物多樣性,已有各種不同觀察與量化的方式,新聞媒體亦時有報導。然而,從研究到執行,需要一個個環節相互扣連——互相了解工作語境、流程及評估的過程。以下介紹其中一個全球多個城市曾採用的政策工具——「都市生物多樣性指數」(CBI,City Biodiversity Index),以及它如何讓我們更了解都農、社區園圃在營造都市生物多樣性行動中的位置。
新加坡自2010年推出「都市生物多樣性指數」(CBI,City Biodiversity Index)作為營造都市生物多樣性的政策工具——列出治理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主要範疇、量化指標及參考準則,經過整合,成為協助公部門、非政府組織與其他關注此課題的夥伴者理解都市生物多樣性治理現況的參考文件。
評估包含基線調查及分類指標,指標分為以下3個面向,以下又分為總共28個指標,每個指標最高4分,總分最高112分,建議每3至5年進行評估及檢討,以追蹤政策成效。作為治理政策的參考工具,它包含的範疇不只盤點生物種類與數量,或單獨看綠化的面積與數量,而是從以下3個突顯都市與自然互相影響的面向去描述現況。(指標列表請見參考資料[1] ,第11-13頁)
(1)城市的原生生物多樣性(Native Biodiversity in the City)
(2)生物多樣性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 provided by Biodiversity)
(3)生物多樣性之治理及管理(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Biodiversity)
在2019年CBI更新版本中,採納全球各地近10年的使用經驗及相關討論的結果,更新資訊及評分準則,更加入了數個近年熱門的發展方向,包括涵括社區園圃的都市農業、推動綠色基盤/綠色公共建設(green infrastructure )與「自然為本解方(NbS,Nature-based Solutions)」、棲地修復等課題。 我們先來看看「都市農業」的指標。
【指標14:都市農業】
雖然標題以「食物供應」為焦點,但其實指標中主要檢視城市「都市農業」政策是否支持都農發揮其生物多樣性、綠地連結、社區連結、食物供應等多重功用。
- 0分:無都市農業政策
- 1分:有規劃中的都市農業政策、計畫及指引,但沒有涵蓋生物多樣性保育或社區參與。
- 2分:有規劃中的都市農業政策、計畫及指引,且有包含生物多樣性保育及社區參與。
- 3分:正在實施包含基本生物多樣性保育及社區參與的都市農業政策、計畫及指引。
- 4分:正在實施都市農業政策、計畫及指引,而其中包括以保育生物多樣性「為主」的做法,如栽種原生品種,鼓勵種植有助生物多樣性之植物,支持本地昆蟲、鳥類作為種子/花粉傳播者;鼓勵包括伴生植物、輪作、有機害蟲管理等有機種植方式,並支持社區參與。
以上幾點,是以城市治理角度出發,檢視公部門的都農政策,但並未詳細說明有哪些執行方向。
而收錄在學術文集《Urban Biodiversity》中,「Urban Agriculture: An opportunity for biodiversity and food provision in urban landscapes」文章提及如何將都市農業嵌入營造城市生態的全盤計畫,就很值得我們參考,摘錄如下:
-盤點多樣化的都農方案
不同於傳統農業,都農存在於密集而多樣的城市空間及社群中,其功能、對象、樣態非常多元;對於城市中的都農方案進行方式功能及其樣態的盤點,能讓我們更掌握現有都農空間正為城市帶來哪些機能/效益。
-都農作為綠地網絡的樞紐
與一般人工化綠地相比,都農空間內,尤其是推行生態友善種植的方案裡,植物種類非常多樣,隨著近年的推廣,民眾更為注意原生種的應用。這樣的空間對於鳥類、昆蟲具有吸引力。
同時,如果能夠將都市農園安放在綠化帶上,將綠化帶上的生物族群引進農園,同樣可以增加園內的生物多樣性,從而提昇種植品質。如此同步規劃綠化網絡與都市農園,兩者將能相得益彰。
如果綠色網絡的覆蓋及連結得宜,更可能讓生態從綠化空間產生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惠及鄰近的已建區域。綠化網絡能夠為生物提供資源與環境,對抗城市物種趨向單一化(即某幾種特別適應都市環境的物種,如烏鴉、白鴿等,獨佔全球大部份都市的現象)的課題。
-都農作為生態知識交流
社區在參與都農活動期間,自然會交流與都市生態相關的知識,而執行單位若能適當引導,就更能夠讓都市生態知識、愛護生態的文化在社區間流傳,是為另一種「外溢效應」。
而綜觀CBI的全盤設計,其他指標也提供不少思考點,讓我們想像都農能如何發展,以連結提升其他都市生態機能,例如:
-作為綠色基盤/綠色公共建設的可能性(對應指標21)
定義:綠色基盤/綠色公共建設,即有策略地保育、強化或修復自然元素之方案,這些方案可以協助提供更高質素、更具韌性、更低成本的基建服務。業者可將綠基建融入建築系統中。(Browder et al. 2019)
以綠色基盤/綠色公共建設角度,規劃都農的規劃,使之發揮民眾參與以外的生態功能,並進一步與既有已建置的環境融合。
-建立社區的參與及生態教育基地,以及培育公民科學家(對應指標26至28)
如何從規劃、政策的方式,加強都農項目的社區、學校教育功能(對應指標);以科研角度了解都市,培養「公民科學家」,成為參與式都市生態研究之熱點。
各位愛好種植的夥伴們,從你的經驗,認為該如何評量都市農耕計畫的規劃與執行呢?你心中又有哪些建議,可以讓都市農耕進一步為營造都市生態帶來更大、更廣的效益呢?
參考資料:
CBI應用指南
參考資料一 (新加坡公園局, 2019)
參考資料二 (Routledge, 2017)
參考資料三 (環境資訊中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