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圃生活國際版】營造1+1> 2的都市生態! 你也可以參與「綠地網絡」
文:程玉然
人與人需要連結,需要各種互動的管道和場地;動植物也有同樣需求:連綿的綠地,讓生物互動,產生加乘的效應,生態價值與其服務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縱然這千百年來,人類在自然裡「攻城掠地」,使自然環境被截斷、壓縮,成為散落在都市的碎片。但我們也不必等到推倒重來的一天 —— 當我們重新認識自然連結的重要性與特點,城市裡的所有利害關係者,像都市種植者,都能夠參與修復、重新連結自然的過程。
「自然樞紐」、「結構性連結」與「功能性連結」
首先,談談自然區塊的連貫性是怎麼一回事:
(1)城市裡,多少有保留或建造了一些人工/半人工的自然空間,如集水區、都市公園,這些區塊生態較為完整,可視為「自然樞紐」。
(2)「結構性連結」指的是物理上連貫的空間,這些通道/區塊能夠連接起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樞紐」,形成生物能夠安全通過的通道。對於人類而言,也是絕佳的休閒步道。
(3)「功能性連結」指的是即使沒有實際上連接著,相鄰的自然區塊也有連結作用,成為生物移動路線的中途站;生物能順利移動、過好生活,生態過程較為完整,生態效益自然提昇。
而在前篇介紹的生物多樣性指數(CBI)中,有建議計算連結性的算式,其算法是「具連結性的零散綠地/全部自然區塊」的比例。數字化的指標能夠宏觀檢視零散的綠地數量是否充足,至於其實際分佈,就需要進一步在地圖上檢視。
善用已有空間,發揮特長
展望未來,在都市重新規劃的過程,城市將平衡自然與人類所需;但都市更新非朝夕可及,而我們也不必等到都市更新的一天,從日常生活就能參與改善都市生態的連貫性,而在這之中,種植者的角色特別重要。
國外相關研究針對的城市綠地,常見的像是廢棄地、墓園、高爾夫球場等。而在我們的城市裡,常見零散綠地類型可能有以下幾種:
-私人種植園地
居民散落城市四周,優勢是種植者可以製造出廣泛的微型種植區網絡,能種植開花植物、原生植物更好。如果你的住家在市郊,或面積較大,甚至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可供小動物休息的小設施,如蜜蜂飲水站,小鳥屋等。
-迷你公園/「口袋型」小型都市公園
在大型綠地之間,在綠地面積較低的區域增加小型袖珍型公園,並實施生態友善的管理辦法,例如種植維護成本較低的野生植物,增加植物覆蓋。
我們已有參與認養社區公園及行道樹的相關辦法,讓種植者可以組織起來,參與社區生態的改善。像台北市的青年公園、榮星公園等大型公園具備志工隊以外,種植者也可以留意,營造小型公園的生態潛力。
-校園
在城市中,除了公園以外,學校校園是少數能穩定存在的空曠空間,它同時可作為教育及生態空間。在學兒童的家長,亦能積極參與推動校園生態化。
-河濱及橋下帶狀公園
這些本身已是生物通道的綠地,我們可以更積極討論其功能,留意如何改善河岸管理方法,協助生物在通道與鄰近區域的綠地及自然樞紐間來往。
其實早在2009年,臺北市都發局委託顧問公司進行的綠色基盤研究,已強調了綠色基盤應以網絡形式發展的重要性,亦同時點出了臺北市既有的綠色空間具有發展綠色網絡的條件,使綠地之間產生更強大的加乘性。
與自然共融不僅是規劃 更是一種態度
就像我們找房子,追求生活機能、交通便利,也希望房源供應充足,鄰里和諧,安居樂業,在這情況下,自然能夠有更高的生產力;自然生物也一樣,要有足夠的空間,要多元,還要有連結,才是高品質的自然區塊。其實這一切,不僅僅是為了讓環境提供更佳的生態服務,為城市其他生物營造更宜居的環境,也是人類應有的義務。與自然共生,不僅是規劃的事,為一隻蜜蜂提供休息站,從陽台邊的盆栽,你也可以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