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圃生活國際版】都農是門好生意……嗎?淺談都農的商業模式
文:程玉然
都市農園,是不是個好生意呢?由於都農「限制多、產量少」的特性,很多人對此可能是持否定的態度。尤其在台北,周邊能生產食物的地區那麼多,怎麼想都不是個好的生意選項吧?
其實,種菜不等於一定要賣菜,比起生產,不少都農企業利用市中心的便利、種植空間的特性,向都市人提供各類以往較少被觸及的服務,以此作為營運的方式,並發揮其社會及經濟功能。
都農產業的限制:區域內產銷門檻高
不少有發展都市農業的都會區,其處境都與台北差不多,佔地少、限制多,人力、物流成本高等諸多條件,使得產銷的發展容易受到限制。例如,即使在都市農業發展興盛的巴黎,位處都會區的都市農業企業家亦表示,就算只與價格較高的有機種植比較,都市區做產銷還是沒什麼競爭力。
因此,堅持產銷的例子不多,當然也視乎團隊能力、經營策略以及城市的客觀條件。例如,過去在本專欄曾介紹過加拿大Sole Food Street Farm,他們是生產型都農社企,特長是能在市中心生產極高水準且品種罕見的作物,同時有穩定可靠的生鮮物流鏈配合,因此能以高價將農產售予當地的高級餐廳。
要達到這個水平,創辦人Simon在自傳中亦坦言,除了團隊耕作技術要高,也必須有社會福利元素去爭取市政府及相關資源的支持,例如減免地租以及提供其他補助,這個「以產銷作主要業務,同時能為弱勢社群提供就業與培訓」的模式,才得以維持下去。而溫哥華的都會區內,能夠提供比較大面積的耕作區,也是這個計畫成功的基礎。
因此,以產銷作商業模式的都市農園,除Sole Food 這種能匯集天時、地利、人和的特例外,一般都限於城市邊陲,佔地較廣的計畫。
以服務為主軸,多元合作的營利模式
因此,有別於郊區生產農業,都會區域裡的都農企業常以服務、而非產品銷售作為業務重心。都會區不缺食物供應,但缺乏飲食的體驗、更缺少綠色空間、自然體驗、另類教育,沒有容許人們喘息、留白、發展生活特色的空間;同時,種植活動也能提供一些人們未必留意到,但對城市有利的服務,例如,處理有機廢棄物、提升生態環境等。都農業者洞察到這些獨有的需要,須與不同專業合作,發展出能配合城市作息及需求的服務。
例如,紐約市著名的都農企業Brooklyn Grange,其中一個服務便是以提供都農空間體驗為主,例如在屋頂農園辦婚禮、宴會等等。同樣在Brooklyn的Square Root 則推行職業培訓計畫。而導覽活動、短期教育活動,以及與餐飲業合作,則已是不少都農企業的常態性服務。
都農企業要在都會區生存下來,必須持續觀察受眾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創新方案,為城市人創造出追尋另一種生活的獨有價值;都市種植空間正慢慢進駐城市,而這些企業亦正在開拓自己的市場需求及定位。
經過十數年的探索,在都市裡種出食物,已經從發想、實驗的階段,慢慢成為城市新景象,在都會區展現規模。起頭不易,經營下去更是考驗,都農企業能否摸索出可持續的經營模式?除了顯示這行業能否立足於商業市場之外,也是它能否發揮提供新型就業、推動社區經濟、滿足都市人需求的重要基礎。
附註:各種都農企業 商業形式大不同
由於都市農耕種類極多,為有效討論,本篇的焦點落在比較接近「社區園圃」的商業計畫,駐點在都會區的戶外空間,以土壤種植為主要作法者。以下兩類型同樣常見的都市農業型態,則不在本篇討論範圍:
(1)城市邊陲的農場
如同前面段落所描述,這些農場最大的差別是擁有大到可以生產的空間,也鄰近城市,因此能同時做產銷及提供服務;以台灣而言,可比照休閒農業的商業模式,不在本篇討論範圍中。
(2)高科技「不佔地」農耕(High tech Zero Archage Farms)
大量應用高科技、發展室內大型植物工廠的企業,由於使用屋頂、室內空間等,不佔用地面面積,而被稱作「不佔地農耕」。這些企業通常採用全環控室內農耕(CEA)、模組化耕作(modular farming)等。除了進行工業化生產,它們也衍生了「以農耕作為服務」("FaaS", Farming as a Service,來自科技界別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一詞)這類策略,試圖以量產型的種植設備進駐辦公空間、零售空間等。由於資本、設備與技術要求都不盡相同,本篇的討論不適用於此類型的都農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