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材,許多農村家戶都有養雞習慣,依照動機和目的、環境條件、在地容易取得的資材等因素形成各種有趣的飼養方式。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自2023年起與各地社大合作進行「社區大學推動食農教育」計畫,其中臺南市新化社區大學(以下簡稱「新化社大」)邀請食二糧友雞生活的楊環靜老師安排友雞系列工作坊,內容涵蓋雞舍設計、場域評估,以及飼養管理和疾病預防等議題。工作坊結束後,新化社大延續養雞議題,於2023年12月27日、28日辦理兩場「農村N種養雞的方法」交流會,邀集學區內的養雞人家分享各自的經驗,交換彼此的收穫、困境與需求,並以社大作為支持平台,媒合相應的協助與資源。以下分別介紹五組養雞人家,認識在農村養雞的多種可能:
實踐零浪費的友雞飼養—李宗達
來自屏東萬巒「成德寬居有機農場」的宗達,是新化社大農機課的老師。他在四分的土地混養八十多隻雞、鴨和鵝,目前生產褐殼蛋和青殼蛋,除了供應自家使用,也會對外販售。對他而言,養雞是為了完善農場的生態循環,促進人、植物與動物的共生、共存。
宗達不僅給雞吃生蛋料,還會準備煮熟的死米仔(發育不良的米)和碎米仔(被碾米機壓碎的米),並混入米糠等食材增加營養。不浪費剩食的宗達,使用廚餘養殖黑水虻,再拿黑水虻餵雞來補充蛋白質,也會將農場生產過量的薑黃粉添入飼料。不但活用周邊資源,更協助雞隻保持健康。
雞舍本體可以發現宗達的設計巧思,像是他請學生製作構架,再向朋友索取多餘的冷凍板,打造可抽換的牆面。還有,在雞舍底部鋪設鐵網,增加內部通風,也讓雞糞直接掉落地面,只需從外面扒除即可清理乾淨。此外,宗達的雞曾多次遭受野狗攻擊,促發他在雞的活動範圍築起鐵網,並在農場養狗來對野狗示警。但是,他提醒如果飼養的狗有攻擊雞的傾向,就要將牠跟雞分開活動,以免造成嚴重損失。
由於農場同時飼養公雞與母雞,因此常會收穫有形的蛋(受精的蛋)和無形的蛋(未受精的蛋)。對此宗達採取尊重自然的態度,認為兩者皆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他的眼裡每項資源都有價值,透過惜物落實零浪費的友雞飼養。
大學裡的友雞食農基地—南藝大建築所城實組
緊鄰烏山頭水庫的南藝大,自2020年起有一群城鄉思維與實際組(以下簡稱「城實組」)的碩士生,在建築藝術研究所經營一座雞舍,飼養褐色蛋雞,作為可食地景和食農教育的示範場域。除了操作硬體設備,他們搭配「蛋機志工」制度,讓教職員工生能夠藉由照顧母雞來換取雞蛋,進而串聯關心鄉村、農業和土地的夥伴。
位於建築所館中庭的雞舍,由楊環靜老師和劉晉宏老師(草根意識工作室)協助興建,他們將結構和材料簡化,運用容易取得的木板、木條和烤肉網,並以烤肉網的尺寸設計開口,降低組裝門檻,既方便又省錢。由於當時沒有考慮校內流浪動物的問題,導致雞隻曾被野狗襲擊而全軍覆沒,促使同學在雞舍周圍立柱、圍網,提高雞舍的安全性。2023年10月的一場颱風,再度重創城實組的雞舍,強風吹跨雞舍本體,同學因而開始重建工作,並思索如何維持城實組的養雞傳統。
由於碩士班的修業年限較短,發起友雞飼養的學長姐已紛紛畢業,如何有效傳承養雞知識成為當務之急。幸好同學在整修雞舍時,有機會參與新化社大與楊環靜老師合辦的友雞工作坊,一方面深入了解正確的飼養方式,另一方面與老師討論園區規劃,以及確保雞隻安全的方式。
重新設計的雞舍被網材圍繞,讓麻雀不再與雞搶食,杜絕感染疾病的風險。放牧區的地面也佈滿落葉,雞屎與落葉混和發酵產生堆肥效果,待其分解即可幫周邊的蔬果施肥。對城實組而言,這些行動只是開頭,未來如何以雞為媒介,跟有相同理念的夥伴一起展開行動,串連人與人、社區、土地的關係,是他們接下來的重要任務。
從養雞開始的農食循環生活——李雅美
雅美住在善化區的茄拔聚落,與先生是假日農夫,也是新化社大蔬果攤車的供貨農友,固定販售褐殼雞蛋。目前雅美一家飼養古早雞、褐色蛋雞和烏骨雞三種品種,其雞舍改建自廢棄的豬寮和牛寮。當初開始養雞的原因有二,一個是公公和婆婆認為吃褐殼蛋比較營養,另一個是希望透過雞隻解決日常的廚餘問題,如葉菜殘渣、果皮等廢棄物。
具有極高執行力的雅美一家,大多的養雞資材都是自家包辦,像是刻意留下水稻收成後的稻稈,用來鋪在蛋巢裡面,以及利用閒置農地種植飼料玉米滿足雞隻需求,甚至購買機械來碾碎玉米,全部流程不假他手。雞舍周遭也栽種許多季節作物,如絲瓜、白葡萄等種類,若來不及採收落到地面,便自然成為雞隻的食物。最近雅美的姐夫常釣到一種貌似鯽仔魚的紅色外來魚種,因不想放生以致破壞生態,加上雅美的婆婆不願將之丟棄而浪費食物,所以將把牠們煮熟來餵雞,意外地讓蛋雞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提高產蛋率。還有,每隔一段時間將附有雞屎的墊料(米糠、稻稈)清出,即可作為菜園的肥料。雅美一家藉由雞隻解決剩餘並製造養分,達成良好的食物循環系統。
近年飼料和米糠等資材的價格不斷調漲,加上遭遇缺蛋危機,雅美深感現在生活不太容易。但是,透過養雞有效運用周遭資源,減少浪費和垃圾,並在蛋荒時自給自足,說明養雞是重拾生活主導權的利器,也是維繫生活運作的重要元素。
雞是自然農法的協力夥伴——楊子賢
住在大內區的子賢,與家人共同經營「左岸幸福莊園」,採用自然農法種植酪梨,不使用任何防治資材。聽朋友說雞可以幫忙吃蟲,達到生物防治的效果,便從五、六年前開始養雞。她們一家總共飼養五十多隻日本雞(部分與黃金雞跟古早雞混種),雞隻在園區放養,沒有搭建雞舍,導致母雞生蛋、照顧小雞時容易被老鷹、蛇、貓和狗等天敵攻擊,目前僅存六隻母雞。
「我們不太會餵雞,牠們會滿園自己去找吃的」子賢說,生態豐富的草生栽培果園,讓雞隻有很多野味可以享用,僅需餵食少量飼料。如果雞隻生病,只會把雞抓起來單獨飼養,但不會特別醫治,若不幸離世則作為肥料使用。將雞視為自然的一環,並未過度干涉。
長時間跟雞相處的子賢,對牠們的習性也有諸多洞見,像是牠們每天傍晚五、六點都會準時飛到樹上休息,生理時鐘非常精確。還有,雖然日本雞的體型嬌小,卻能飛到比人高的樹上,而且飛越高、站越高的雞,代表牠在群體的位階越高,在地面也比較強勢。
交流會現場,子賢分享從工作坊得到的啟發,指出兩個未來目標:一個是引進黑水虻協助分解落果,解決酪梨因腐化而散發的惡臭,又可當作雞的食物;另一個是將修剪下來的枝條燒成生物碳,添入飼料來保護雞的腸胃健康。「我們可以去教你」「集體去那邊燒!」當子賢提出需求,立馬有夥伴伸出援手。由此可見,新化社大已漸漸凝聚一股友雞的互助力量。
透過養雞實現綠生活——劉峻儒
身為新化女婿的峻儒(暱稱「飛魚」),與家人住在淺山地帶的礁坑里,經營一片「綠筑自然.田」。他長期參與荒野保護協會,也曾在社大開設生態相關課程。三年多前,參與南藝大建築所與楊環靜老師合作的工作坊,進而展開養雞之路。目前他所飼養的雞大多已年老逝世,僅存零星幾隻。
自認是行動派的飛魚,當初選擇易拼裝的木棧板來建造褐色蛋雞的雞舍,並運用閒置的活動式車棚,快速搭建白色蛋雞的雞舍,以方便、省錢的工法滿足需求。同時,他也善用修剪下來的竹子枝條,將之綑綁以築起圍牆,防止其他生物進入。飛魚抱持物盡其用的態度,落實就地取材和再利用廢棄物。
「褐色和白色兩種雞的差異其實非常大!」在個性上,飛魚發現褐色蛋雞非常親人,白色蛋雞則極度害羞,若有人靠近就會驚慌失措、四處逃竄。在飲食上,白色蛋雞的飼料用量較多,所以產蛋率也較大,但不如褐色蛋雞愛吃野草,是名副其實的飼料雞。
飛魚家的雞曾爆發嚴重雞蚤,導致牠們的羽毛只剩三分之一。後來,他使用苦楝油加水稀釋並噴灑在雞身上,才漸漸化解危機。不過,飛魚認為「骯髒的環境容易滋生雞蚤,所以要先清理環境再處理身體」,因此定期更換雞舍墊料,才能有效地從源頭解決。
對綠生活很有想法的飛魚,在交流會提出以新化社大為平台,邀集學區的養雞家戶與鄰近的社區組織,共同籌組「雞蛋合作社」,提供消費者安心的雞蛋來源,建構在地的微型產銷系統。
養雞人的交流平台——新化社大
透過友雞工作坊,新化社大發現學員對養雞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因而舉辦交流會收集學員的建議與回饋,指引社大未來的辦學和經營。農村有著數量眾多的養雞人口,在不同地點各自辛勤飼養。這一系列活動,社大成為一個分享養雞經驗的平台,串聯分散四處的養雞家戶與農場,共同討論遭遇的困難,並透過講師看見友雞飼養的可能,讓養雞人有個共同成長的管道。
接下來,新化社大將成立「雞優股」社團,聚集群眾力量打造一個雞蛋生產合作社。他們期望向鄰近小農契作本土雜糧,藉由自給自足因應全球化的糧食短缺和糧食危機。同時,召集社員共同飼養蛋雞,從事雞屎堆肥、雞蛋銷售、蛋品加工等工作,建立完整的循環系統。
社大可以促進人與人的連結與交流,讓有相同興趣的人可以協伴同行,朝著理想邁進。但是,社大不一定扮演議題的主導角色,如同惠玲(新化社大職員)認為「每個人的技能都可能跟養雞有關」,所以他們也鼓勵學員共組社群向彼此學習。另外,學員提及想要進一步學習的需求,如黑水虻、雞糞應用、生物碳、蛋加工品等課程,社大也會著手規劃,期望拓及更多有相同關懷的民眾,一同加入永續環境的行動。
(全文刊登於青芽兒2.0版 no.12)
|
|
|
|
|